分类
外汇交易新手入门

投資股票的風險

圖/樂金文化提供

杠杆有何吸引力?有哪些风险?该不该加杠杆?

美国的股神巴菲特,十分反对投资者加杠杆去买股票。1970年代,有一个叫做Rick Guerin的投资者和巴菲特、芒格一起结伴投资,当时他们是“投资三人行”。当代的投资青年,哪怕是很多去过奥马哈参加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年会的巴菲特铁粉,恐怕都没有听说过Rick Guerin这个名字。原因就在于,Guerin在投资中加了太多的杠杆,因此在1970年代熊市时,他就爆仓出局了。关于Guerin,巴菲特曾经说过:

比如有学者(Subrahmanyam et al, 2021)详细统计了中国某期货券商1万多个账户在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间的交易纪录。这些账户中的95%以上都是散户投资者,其交易纪录加起来共有近4000万条。他们交易对象涵盖51种不同的商品期货,包括郑州和大连期货交易所上市的农产品期货、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的金属期货、以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等。平均来讲,每个账户能够获得的杠杆率在5到6倍左右。

【理財專知】基金跟股票有什麼差?買了股票還需要買基金嗎?

【理財專知】基金跟股票有什麼差?買了股票還需要買基金嗎?

傑昇通信挑戰市場最低價

想要擁有一台心儀的手機記得到傑昇通信,挑戰手機市場最低價還送千元尊榮卡及好禮抽獎卷,搭配門號再享高額折扣!快來看看手機超低價格!

第一次投資:股票、基金、定存、儲蓄險怎麼選?

3


股票還細分為四大面: 基本面 、 技術面 投資股票的風險 、 籌碼面 、 消息面 。其中更有許多課題等著大家學習,之後會在這上面多加著墨!

2 (1)

為什麼年輕人更需要投資?

1. 年輕就是本錢,失敗了還有機會再爬起來!(風險承受度高) 投資股票的風險
2. 不同於基金、定存、儲蓄險,每一次股票上的獲利虧損經驗,都能從中學習、進步!
3. 股市會帶給你成就感,未來的你會感謝現在的自己


二、基金→把錢交給專業的人去投資

適合:積極投資,但沒時間研究個股的人

7

購買基金分成兩種:一、單筆申購 二、定期定額
單筆申購:一次投入一筆金額,最低申購金額為一萬元;風險較大
定期定額:定期扣小額的資金3000~5000;風險較小、適合新手

關於微笑曲線』:講到定期定額,我們一定會說到微笑曲線,它就是一個物極必反的道理,很多時候我們買進一檔基金,心情會隨著他的基金淨值波動,投資要明白一件事,我們是無法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所以當我們買進一檔基金的時候,若它持續下跌仍要買進,以定期投入資金的方法,降低成本,等到曲線向上的時候,就能獲利了結,這樣的輕鬆懶人投資法就叫做微笑曲線!

6 (1)

三、定存→真的零風險嗎?實際把『通貨膨脹』納進來!

適合對象:保守型、沒時間看盤研究股票者。

1 (1)

說到這裡,有人會講:定存會賠錢呀!你要考慮通貨膨脹呀!沒錯,定存在那麼低的利率,我們都害怕通膨會吃掉我們的利息!所以我們將近20年來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拉出來看,粗略的計算一下平均每年通貨膨脹約為1%,而近20年來定存利率平均為3.91%,定期利率3.91% > 通膨率 1% ,所以定存還是有獲利的!

年輕時一定要利用槓桿購買股票

分散投資要能分散風險,能以更低的風險獲得相同的報酬。圖/freepik

分散投資要能分散風險,能以更低的風險獲得相同的報酬。圖/freepik

1986 年,耶魯大學陷入財務危機。校區大樓年久失修,即將就任的校長本諾.施密特(Benno Schmidt)為節約運營成本,竟然提出要停辦社會學系。

當時,耶魯大學捐贈基金的市值為10 億美元,由新招的基金經理人大衛.史雲生(David Swensen)管理。選擇大衛來挑大樑,實在讓人意外。他有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但之前在捐贈基金管理方面毫無經驗。結果他上任後,採取了非典型的投資方式。史雲生發現耶魯大學捐贈基金的投資結構有問題。50% 是股票,40% 是美國國債和公司債券,剩下不到10% 屬於其他投資類型。史雲生覺得這樣的比例太不符合投資的邏輯!

經濟學家們喜歡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利.馬可維茲(Harry Markowitz)認為,分散投資能帶來免費的午餐。分散投資要麼能分散風險,能以更低的風險獲得相同的報酬;要麼在相同的風險水準上,能得到更高的報酬。史雲生按照馬可維茲的建議,採取了後面一種方法進行分散投資。史雲生接管耶魯大學捐贈基金22 年後,該基金增值至220 投資股票的風險 億美元(編按:2020 年6 月30 日為止,已達312 億美元)。即使經歷了2008 年的市場崩盤,耶魯大學捐贈基金的價值仍然超過了160 億美元。毫不誇張的說,如果一直採用傳統的股權配置,耶魯大學捐贈基金的價值只有60億美元。在過去10 年裡,史雲生管理基金的年化收益一直保持在 11.8%的水準上,不僅沒有提升長期風險,而且還讓投資收益比債券收益高出了一倍。現在,耶魯大學有兩所新的校區在建設,我覺得至少有一棟大樓應以史雲生命名。要說為耶魯大學所做的貢獻,從金錢的維度來衡量,沒人比得上大衛.史雲生。

本書的目的是,引導大家在不提高風險水準的前提下,實現退休投資組合更高的報酬。在過去138 年裡,股票的報酬超過了債券的報酬,雖然並非年年如此,但每個投資者的總體投資都顯示了這種趨勢。股票的收益比債券的收益通常高 5%。即使股本溢價不如預期那麼高,但從長遠來看,股票的收益依然比較高。為了實現更明智的分散投資,我們可以提升總體投資股票的數量,既不用冒更大的風險,又能提升總體的報酬率。

另一種免費的午餐

利用「分散時間」投資

絕大多數投資者都不擅長延展投資的期限。先不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單從投資的絕對額來看,與年老時期相比,很多人年輕時的投資金額非常小。考慮了通貨膨脹的因素,絕大多數投資者 60 多歲時的股票投資數額,要比20 歲出頭時高 20 倍甚至 50 倍。20 多歲投資幾千美元,年老時投資數額高出幾十倍,相對而言,年輕時小額的投資,根本無法分散日後的投資風險。

從分散時間投資的角度來看,你二、三十歲的時候進行的投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年輕時投資 5 萬美元,然後年老的時候投資100 萬美元,這種投資模式不合理。我們要考慮,在年輕時投資10 萬美元,年老時投資95 萬美元。對比兩種投資模式,總體的市場曝險部位是一樣的,但是後者在時間上實現了分散投資。事實上,很多人錯失了 20 年分散投資風險的週期。我們的投資生涯本可以有40 年來分散投資風險,但大部分人把投資集中在退休前10 年或20 年的時間裡。

認識「分散時間的投資法」

分散時間投資能降低21% 的投資組合風險,這種投資策略更明智。我們以資產帳面價值的資料來證明。根據類比的情形來看,傳統的投資策略能讓你獲得價值74 萬9 千美元的退休儲備金,但其潛在的投資風險較大,最終的投資報酬波動範圍也較大。

如何衡量風險?將發生概率為95% 的結果一一列出來,看看到底相差多少,這不失為一種好辦法。我們要憑結果來判斷投資策略的優劣。使用傳統的投資策略,投資報酬的波動幅度,將高達49 萬美元。

如果採用了生命週期投資策略,你能夠獲得相同的退休儲備金——74 萬9 千美元,但投資報酬的波動幅度減少了21%,即 10 萬5 千美元。也就是說,投資態勢好時,你所擁有的報酬會少10 萬5 千美元;碰上投資前景差的情況,你的報酬比使用傳統的投資策略多10 萬5 千美元。按照傳統的投資策略,情況最糟糕的時候,退休儲備金的淨值只有 25 萬9 千美元。採用生命週期投資策略,你的退休儲備金能保有 36萬4 千美元,而且你還能保持更好的投資心態。生命週期投資策略顯然更勝一籌,具體見圖 1。

圖/樂金文化提供

圖/樂金文化提供

這聽起來很顯然是廣告運營商在操作。不過,分散時間投資策略可不是廣告,它直接應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薩繆森(Paul Samuelson)和羅勃.默頓(Robert Merton)的研究成果(我們將在第1章具體解釋生命週期投資策略和兩位學者的研究成果之間的關聯)。話雖如此,我希望大家不要輕信股市大咖的話,也不要對一些大肆吹噓的言論堅信不疑。你應該按照我們的建議來投資,因為本書提出來的策略有理有據,經過了歷史和類比資料的驗證。要相信,也要不斷驗證。無論一開始看起來有多麼合理,也不管有多少人言之鑿鑿,你都無法單純依賴某種理論或者投資常識去投資,因為你動用的可是你退休金帳戶上的錢。我們要看具體的資料結果。

自1871 年至今的股票市場資料驗證了生命週期投資策略的有效性。每次驗證的結果都表明(包括在 1929 年的經濟大蕭條和 2008 年的股市崩盤期間),我們的分散投資策略比傳統的投資策略取得了更好的報酬。我們發現使用生命週期投資策略,日經指數(Nikkei)和富時指數(FTSE)股票資料以及利用蒙特卡羅方法(Monte Carlo)對備選股票收益分布進行分析,都取得了更好的投資表現。本書第3 章至第5 章

會詳細探討這些問題, 書中使用的所有數據和估值都可以在網站 www.lifecycleinvesting.net 上查閱。

2008 年的金融危機讓投資者至今心有餘悸。標準普爾500 指數下跌38%,每日股價反轉的力度是空前的。股市震盪強烈時,分散時間投資的作用更加凸顯。股市震盪幅度越大,就越有必要分散投資。我們的模擬結果表明,在現在的市場上,對於那些即將退休或者已經退休的人而言,槓桿生命週期投資策略遠比傳統投資策略更好用。對於那些初出茅廬的大學生而言,剛開始投資就遭遇虧損會使他們的投資更具挑戰,但是因為他們剛起步,因此沒什麼輸不起的。年輕的時候投資曝險越大,就越能讓你在退休前減少股票和曝險部位。這種方法也適用於2008 年金融危機的情況。

「分散時間投資法」的最好案例—買房

買房是明智的長期投資,其中一個理由就是分散時間投資策略非常有效。人們投資買房和投資退休金有異曲同工之妙。你用借的錢買房(雖然不能借太多),隨著貸款逐漸還清,你的槓桿逐漸減少。投資買房自然而然是一項分散時間的投資,因為每個人遲早都得把錢投入房地產行業買房。哪怕你剛滿 20 歲,你要用2 萬5 千美元的首付,來購買價值25 萬美元的房子或者公寓。雖然你的房子抵押給了銀行,但你依然把25萬美元投給了市場。擁有房產,你的一生都承受相對穩定的投資曝險部位。

很多人能承受10:1 的房產槓桿投資,但是很少有人願意以2:1 的槓桿比例進行股票交易。如果按照買股票的方式來買房,人們得等到攢夠了錢,能用現金全款付清的時候,才會去買房。這樣一來,一個人能在過50 歲生日前買房就很幸運了。我們提議應該以像按揭買房這樣的態度,來對待股票投資。

近來樓市崩盤已經慘烈地證明,房價不會只漲不跌。用5:1 或者10:1 投資股票的風險 的槓桿比率買房,是謹慎的退休金投資方式,但這並不代表你能用20:1 或者100:1 的槓桿比率,甚至以超越自己月供額度的按揭貸款去購買(你要這樣投資,房價得天天猛漲才有可能實現再融資,不然請自求多福)。多餘的槓桿或者債務會導致不必要的風險。當然,我們也不能因此就認定最好排除槓桿交易,也不按揭買房。過高或者過低的槓桿比率都會導致投資表現不理想。我們並不是要大家去走極端買一些首付為5% 或者10% 面值的股票, 你可以在年輕的時候用 50% 的資金來購買股票。年輕的時候承擔小額的槓桿交易會大大改變你的人生,因為投資報酬隨著時間的流逝是呈複利增長的。愛因斯坦認為宇宙中最強大的力量是複利(這句話是否真出自於愛因斯坦值得推敲,但是道理是很受用的)。很多人在開始工作的前20 年裡錯失了大量投資機會,這將大大減少他們人生投資報酬的淨值。

投資大師絕對 不會這樣提議,也不該這樣投資。比如蘇茜.歐曼(Suze Orman)投資股票的數額,不會超過她擁有財產的10%。哪怕是最激進的情況,投資大師也只會建議你把85% 的存款投資股市,以後逐年減少。其實,這些觀點並非投資良策(我們會在第6 章解釋例外的情況 )。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完全可以舉債投資股票,以超過退休金儲蓄帳戶的額度去投資。在理性的情況下,最好以退休金帳戶餘額兩倍的金額投資股市。

分散投資只有兩個維度,你可以分散資產類型或者分散時間進行投資。哈利.馬可維茲和約翰.柏格(John C. Bogle)發動了第一次的「分散投資」革命。馬可維茲靠向人們展示如何優化投資組合、進行分散資產投資,贏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領航基金的創始人柏格,通過創立低成本的指數基金,率先將分散資產投資推向了大眾。

為了籌集退休後生活所需的資金,你得正確儲蓄,理性投資。很多人總愁攢不到錢,如果他們投資過於保守,這個問題就更是雪上加霜。合理的分配資產投資能夠至少提升50% 的報酬。這比你增加50% 的存款簡單很多。通過提升分散投資的智慧,你能在不增加風險的同時,提升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