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凯龙: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未来之路
第三,即使监管越界去打压一个币种,也不会产生任何效果。 加密数字货币是建立在区块链技术基础上,具有去中心化,无国界,匿名难以追踪的特点。全世界各国政府,至今没有一个有效的打压一个币种的成功经验。比如比特币这样纯粹分布式没有任何中心的虚拟数字货币,任何针对比特币的监管举措,就像对空气挥拳头一样,毫无着力点。 加密数字货币世界的美元之称的泰达币,它有发起组织实体,不像比特币那样纯粹无中心化,即便美国政府对它恨之入骨的,却也力不从心无可奈何。因为,市场上有数十种类似的流行的美元稳定币。现在创建一个币种已经简单到任何一个人10分钟都能学会,任何一个稳定币倒下,就会有众多稳定币站起来。所以监管单一币种是世界性难题,至今仍然无解。
二、场外交易如何管
其次,随着区块链的发展进步,去中心化交易所 Decentralized Exchange (DEX)已经逐渐发展成熟,交易所没有中心节点,每个人都是交易所的节点。如果全面禁止集中场外交易,用户大可选择用DEX。 失去集中场外交易服务,其实对监管也是一大损失,因为目前现实看,正是因为国内的交易所集中的场外交易服务,才能协助有关部门追查非法洗钱和逃汇。如果用户都用海外交易所或者去中心化交易所,那未来监管如何打击非法交易呢? 有人说,加密虚拟数字货币是中性的,就像一把枪。那既然匪徒能拿枪犯罪,那执法人员也能拿枪维护社会秩序。 一刀切全面禁止场外交易服务,就有点像全面禁枪,对执法人员也是一种损失。
国外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 美国通过听证会,对不同加密货币进行分类管理。比特币被定性为服务类商品,可参照服务类商品的监管办法进行监管,交易比特币相对容易。而以太坊则被定义为证券类服务,因为涉及到代币发行,需要纳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监管范围。而对于交易所,各州规定交易所需要注册成为货币交换机构,需要在各州申请(Money Transimitting License MTL), 同时要在美国联邦防止金融犯罪机构FinCen注册,符合一系列的反洗钱和反恐要求。 美国类似银监会的机构,叫OCC (Office of Currency Control), 出台专门的牌照,给包括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在内的所有金融科技公司,在全美范围类开展业务铺平了道路。 日本则是直接给交易所发专门的牌照,具体规定交易所的各项运作。 而新加坡则采用渐进的方式, 充分利用了“监管沙盒”的优势。 韩国更多是利用行业协会协同监管。
三、中国交易所路在何方?
中国交易所未来之路在哪里? 在于合规化。真正实现的难处不在于方法和方式,因为方法很多种,各国的探索的经验也可以参考。 真正的难处在于中国交易所身份的认定。由于加密数字货币是新生事物,我们现有的监管体系没有现成的法律法规去监管,更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 所以一出台任何跟加密数字货币有关的规定,都是各大部委联合出品,可见其身份归属的难以认定。
其实交易所的归属问题并不复杂,其功能目前主要两大块:场外交易涉及支付业务 ,场内集中交易涉及交易所业务,按照传统金融体系职责,前者属央行管,后者属证监会管。 可以把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按照金控集团管理方式管理,一个公司多个部门监管。如果这种方式不合适,那可以让交易所一分为二,每个单独公司接受直属部门管。
加密貨幣去中心化是未來趨勢?
圖/pixabay 加密貨幣去中心化是未來趨勢?
比特幣為什麼特別
比特幣之所以創新、特出,並非因為它是「數位的」貨幣。其實包含 LINE points、Amazon points 等日常生活中會接觸使用的所有數位點數,以及網路銀行所交易的都是數位形式的貨幣,而全世界只有非常少數( 8% )的貨幣是以鈔票或錢幣等實體形式存在。
圖/pixabay
為了使用戶貢獻其電腦算力集體維護、生成帳本,首先完成驗證並生成區塊的用戶會獲的比特幣作為報酬。這樣的設計不止維持了比特幣交易的運作,也透過報酬來活絡比特幣經濟體。比特幣的演算法技術可以隨用戶電腦算力以及已經被產出(mint)的比特幣數量調整驗證難度,維持穩定的貨幣產出。此外,也預先設定比特幣總量為 2100 萬顆比特幣,以維持其貨幣價值,避免貨幣系統崩潰。
圖/pixabay
比特幣設計與金幣本位制度的關係
- 在此指的是最初以黃金本身作為貨幣的金幣本位制度,而非以黃金做為信用基礎發行貨幣的其他金本位制度
現代經濟學課本大多引用威廉·斯坦利·傑文斯在《貨幣與交換機制》(Money and the Mechanism of Exchange)所分析貨幣以下功能:
過去人們因為某些原因和物理屬性選擇以黃金作為貨幣,執行作為記帳單位,交易媒介以及價值儲藏等功能。比特幣在設計上模擬了黃金的屬性,擁有稀缺、耐久、可分割和易攜帶的特性。在固定最大供給(假設地球上可以開採的金礦是一固定量)以及獲得方式 [註二] 的特質上也都模仿了黃金。
圖/pixabay
這樣的需求會使比特幣的價格有很大波動,也削弱比特幣的交易需求 [註三] (試想如果一個貨幣每天的價格都變動很大,用該貨幣交易、計價對買賣雙方都很不便)。比特幣如果保持交易功能,是一種設計精良的貨幣,但當它出現了商品性質則會使其價格因為對投機需求的競逐而產生不利於經濟體系的波動。但在有套利價值做為誘因的時候,比特幣能不能在人性的運作下維持貨幣應有的交換價值功能是值得懷疑的。
- [註一] 貨幣的功能
- 交易的媒介:交易可透過貨幣完成,不需以物易物。
- 記賬的單位:記賬單位(Unit of Account)是貨幣作為社會勞動的直接體現。貨幣本身作為一種商品,可以以自己為準,與其他商品進行量的比較,而此時商品的價值形式就轉化為價格形式,商品通過貨幣進行表達的價值形式即為價格。
- 儲存價值:貯藏手段(Store of Value)指的是當貨幣退出流通領域,被當作社會財富的代表被保存起來時,貨幣所發揮的作用。
一、以商品或服務交易 以及 二、透過挖礦的方式獲得。這就是為什麼產出比特幣的過程也被稱為「挖礦」。
- [註三] 大型網路支付公司Stripe停止比特幣交易:
- Stripe 在聲明中指出由於價格高漲和區塊鏈本身的限制,比特幣已經發展得更像一種資產而非交易貨幣。
- 比特幣近來在價格、需求上的成就,讓比特幣在支付上的用途萎縮,交易確認所需要的時間也大幅增加。隨之而來的是以法定貨幣計價的交易失敗率上升,因為等到交易確認的時候,比特幣價格的大幅波動會導致支付金額出錯。
- 此外,比特幣交易的手續費也上漲了不少,手續費普遍高達數十美元,幾乎就變得跟用銀行匯款一樣貴。
比特幣制度設計面臨的挑戰
環保、效率和安全等技術的問題可以透過技術和科技的演進加以改善。比特幣之外,目前還有許多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同類型貨幣,統稱為加密貨幣。目前有超過一千種加密貨幣與透過ICO發行的代幣 [註四] 的方式流通,這些加密貨幣以不同的設計滿足其不同目標和功能、例如提供更環保的演算法、更完善的隱私保護、更快的區塊生成時間、或是支援智能合約等等。
經濟學家Yanis Varoufakis。圖/wikipedia
此外,Varoufakis認為比特幣經濟還有分配正義 加密貨幣去中心化是未來趨勢? (distributive justice)的問題:
- [註四] 首次代幣發行(ICO):Initial Coin Offering的簡稱,也稱首次代幣發售、區塊鏈眾籌,是用區塊鏈把使用權和加密貨幣合二為一,來為開發、維護、交換相關產品或者服務的項目進行融資的方式。從證券界的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即首次公開募股一詞演變而來。 加密貨幣去中心化是未來趨勢?
- [註五] 原文為 the bitcoin aristocracy / the bitcoin poor:這裡的貧富差距是在不計其他財產,只考慮比特幣持有的狀況下。
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去政治化(apolitical)/無政府(anarchy)的貨幣:如何究責、制定標準及維持信賴
Travelers (2016-)。圖/imdb 加密貨幣去中心化是未來趨勢?
某些人對「去中心化」的概念充滿理想主義的希望,相信無法被政治、央行操縱的去中心化加密貨幣能夠帶來更美好、公正的世界;也有一些人看上加密貨幣熱潮與其投機價值。關於這些對比特幣的期待,比特幣官方網站的回應是「請小心防範任何聽起來太好而不像是真的或者沒有遵循基本經濟規律的事情。」
2021年关于区块链的四项预测——从加密货币到虚拟艺术
World Economic Forum articles 加密貨幣去中心化是未來趨勢? may be republish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atives 4.0 International Public License, and in accordance with our Terms of Use.
The Agenda Weekly
A weekly updat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driving the global agenda
Subscribe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using the link in our emails. For more details, review our privacy policy.
加密貨幣3兆美元總市值逼近蘋果,卻是銀行煩惱的開始
加密貨幣總市值一度突破3兆美元,促使大型銀行與金融組織不得不思考,應否投身加密貨幣業務,但監管法規遲遲未能跟上加密貨幣大爆發的腳步。專家指出,在獲得政府認證前,對銀行依然是風險相對較高的資產。
加密貨幣風險高,理財顧問略帶遲疑
高達49%的理財顧問,在過去六個月間曾被客戶詢問到加密貨幣的投資建議,這是根據美國財務規劃協會(FPA)與《財務規劃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Planning)共同進行的《2021年投資趨勢調查》,顯示投資人的興趣很高。不尋常的是,這個比例比前一年增加了17%。
美國財務顧問公司「StraightLine Group」總裁比薩羅(Michael Bisaro)稍早也向財經媒體CNBC表示,「(加密貨幣)是目前的熱門話題。」
美國財務顧問公司「Richard C. Young & Co.」執行長楊格(Matthew Young)便向財經媒體CNBC表示,他並不反對加密貨幣,但他視之為投機勝過於投資。如果客戶堅持想投資,「我會請他們自己去買。」
虛擬交易前景漸明,大型銀行紛紛布局
根據職場情報公司「Revelio Labs」的資料分析,從2018年以來,華爾街大型金融公司增加了大約1000個與加密貨幣相關的職位。其中招募最多人才者包括高盛(Goldman Sachs)、富國(Wells Fargo)與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等。
圖/Flickr by Billie Grace Ward